真人之家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皇漢之夢》(128) 汉武帝是如何战胜强大的匈奴

向下

《皇漢之夢》(128) 汉武帝是如何战胜强大的匈奴 Empty 《皇漢之夢》(128) 汉武帝是如何战胜强大的匈奴

帖子 由 Admin 周六 五月 04, 2013 10:16 am

118-119汉武帝是如何战胜强大的匈奴.txt

汉武帝是如何战胜强大的匈奴

匈奴,统一的中原王朝面临的第一个游牧民族外敌,凶残好战,强大无比。公元前202年,汉高祖统一中原,建起大汉帝国。大汉王朝对外第一仗便是匈奴,结果高祖32万步兵被匈奴40万铁骑围于白登,最后只能靠贿赂单于阏氏,走夫人路线才得脱身,汉朝险些四年就灭亡了。之后的高祖,吕后,文帝,景帝七十多年里,都只好采取和亲纳贡的求和方式。 四世纪,被汉武帝打败的一支匈奴残兵败将来到欧洲,在大王阿提拉的带领下,打败哥特人,击败日耳曼人,灭了东罗马帝国。最后欧洲人给阿提拉贡献了一个绝色的日耳曼美女,新婚之夜这个美女暗杀了阿提拉,欧洲靠这个女荆轲避免了灭顶之灾,至今阿提拉都被欧洲人成为“上帝之鞭”,匈奴人给欧洲人带来了持续两千年的恐怖。

猖狂百年,不可一世的匈奴人,终于遇上了他们真正的对手,汉武大帝。经过文帝、景帝的苦心经营,汉朝国力大增,是武帝能够打败匈奴人的经济基础;卫青、霍去病两位颠覆传统战术的少壮派将领的崛起,使得武帝有了对抗匈奴人的有效战略,不过汉武帝最终能打败这个野蛮强大的民族,最终靠的还是对当时高科技武器的开发使用,可以说汉武大帝时期的汉朝军队,已经在武器装备上领先了匈奴人至少五百年。

作为生存环境恶劣的游牧民族,匈奴人三岁能骑马,五岁能弯弓,成年后能和牛摔跤,在飞奔的马背上射落天下飞鸟易如反掌。对于匈奴人来说,他们的生产和战斗是一回事,这些战场上的杀人技能他们从小就在练,所以匈奴不但是全民皆兵,而且每一个成年男子都是合格的武士,不把这些骑射功夫练的如火纯情他们就没法生存。对于农耕为主的汉族人来说,战场上的技能只能是后天练出来的,显然成年后开练的汉军士兵远不比不了从小就刀头添血的匈奴武士强悍,比快马弯刀汉人绝对不是匈奴人的对手。因此汉武帝当时要只想着靠提高士兵的战斗素质,显而易见是打不过匈奴人的,高祖时代便开始的一系列战场惨败便是最好的证明,为了提找大汉军队的整体战斗力,只能是从武器装备上入手。
为了能抗击匈奴,汉武大帝首先重视的是对汉军军马的大规模繁衍。道理很简单,人家匈奴都是骑兵,汉军在之前基本都是步兵,两条腿再快也跑不过四个蹄,军队机动能力不够永远都会出于战略上的被动。汉军占据了战场主动,匈奴人只要策马后腿你就怎么也追不上人家,打赢了没法消灭其有生力量;而如果汉军打败了,步兵想撤退也跑不过骑兵,你只要战场失利就只能等着全军覆没。在这个基础上,汉武帝在大规模抗敌前几乎动全国之力为汉军培育出了上百万匹军马,这些马匹完全取自于西域品种,甚至在生理性能上超过了匈奴人的军马,汉军装备了军马有了足够的机动性,匈奴骑兵之前所具备的先天性优势被抵消掉了。

用良种培育几乎解决了部队机动问题后,汉武帝又开始了对汉军远程杀伤性武器的开发研制。中原王朝和游牧民族的战斗中,绝不是想电视评书里表述那样兵对兵将对将的厮杀肉搏,在人数不占有的前提下,游牧民族打仗基本不和对手直接交锋,都是用骑射高超的特殊技能远程杀伤对方。汉军冲过去,匈奴骑兵或游离于汉军两翼射杀,或边撤退边射杀,这些匈奴骑士在马上射飞鸟都易如反掌,那么射地上的汉军士兵命中率可想而知。而对于汉军来说,想直接与对手拼杀又追不上人家的骑兵,射箭又没有对方射的远射的准,因此往往是还来不及和对方直接接触便被对方射的伤亡大半溃不成军了。当汉军被射杀的阵型散乱时,匈奴人这才快马弯刀冲杀过来,已经形不成整体作战能力的汉军此时也只能面对全军覆没的悲惨结局了。

想把士兵练的比匈奴人骑射本领还高是不可能的,汉军只能是靠提高装备的水平来抵消掉这一天生劣势,首先汉军的骑兵使用了强弩,后来又采用了连弩车。汉军的强弩动力部分已经不再是木质的了,而是直接采用了铜质弩,因此汉军的奴射程不但比匈奴人的弓更远,而且杀伤力大大提高,更关键的是弩是待机而发,汉军弩骑兵有了足够的瞄准时间,可以在瞄准目标后以最适合的时机把弩箭射向敌军。同时汉军又采用了连弩车,这种威力更大的弩箭装在战车上,弩机需要用绞机才能张开,其射程威力在当时相当空前,能直接射杀对方骑手不说,射到战马都能将马射死,而且这种弩车上的弩箭是多支一起射出的,精于马术的匈奴人想用蹬里藏身之类的马上技能避开都不可能。

除了武器上的更新换代,汉军在防护装甲上也大大提高,当时的汉军骑兵普遍装备了锁子甲,而当时匈奴骑兵的箭头很多并不是铁做的,而是用鱼骨磨制出来的,这样的箭头打猎时极其有效,但后来已经射不穿汉军的锁子甲了。匈奴人的箭射不穿汉军的盔甲,而汉军同时用具备了更强的远程杀伤弩,匈奴骑兵干脆就成了汉军的靶子,在后来的战斗中汉军对战匈奴多次以少胜多,可以说这样的先进装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之前汉军往往是数倍于匈奴也率吃败仗。

此外汉军的近程武器也有了空前提高,在冶炼技术不断进步的前提下,当时汉军骑兵的双手大铁刀长达一米二,而冶铁技术不发达的匈奴人拿的弯刀长度重量都远不能比,两骑相错共同挥刀时显然匈奴人已经处于了绝对的劣势。此外在其他种类的兵器上汉军也都处于了绝对上风,床弩、巨型投石机这在当时都算的上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了,在这样的超远程武器攻击下,匈奴骑兵终于也到了冲不到汉军阵前便被成片击杀的劣势中。

现在的人们一说古代战争,似乎就有一种印象,就是游牧民族孔武有力,中原士兵一对一不是对手,事实上完全不是这样。

在汉武帝之前,汉军单兵能力就是远远强于匈奴的,晁错《论兵事疏》就说得很清楚;在汉武帝之后,斩杀郅支的奇人陈汤更是明确指出“胡兵五而当汉兵一,今颇得汉巧,犹三当一”。


在汉匈时代,无论是士兵一对一较量,还是拉开阵势证明交锋,匈奴都不是对手,只是由于它是马背帝国,机动性强,可以避开汉军之锋,到处骚扰抢掠汉朝平民区,从而给汉朝造成经济和政治上的损失,由于汉军机动性不如匈奴,处处设防又不可能,等你大军赶到,匈奴早不知跑哪儿去了(文帝时代就有一次,匈奴入寇烧杀抢掠,连文帝这样的好脾气都愤怒了,召集十万大军,要亲自讨伐匈奴,后为大臣劝止)。

为打击匈奴主力,必须建立大规模骑兵部队,这并非武帝一人之举,而是汉朝几任皇帝一直坚持不懈的措施,到了武帝时代,这个政策终于获得了预想的结果,汉军具备了“追得上、打得着”匈奴主力的机动能力,武帝开始对匈奴大规模用兵,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当然,这么说不是为了抹杀武帝的作用,因为虽然具备了物质条件,但假如决策者安于现状或者缺乏气魄,可能也不会下这么大决心进击匈奴。而武帝是个“穷尽人力之所能为”的人,他的战略气魄对于打击匈奴起了关键作用,但假如没有汉军机动能力的建设,那光有气魄也是没有用的。

我一直怀疑匈奴“人人皆兵”是不可能的是事,匈奴能出80万兵力。观汉朝人口5000万,也只能出百万军队。那么对比唐朝的吐蕃有2000万人口(现代藏民只有200万,差别很大)匈奴的游牧流动的人口将在2000万左右。这是我的猜测。
有人说匈奴人口等于汉朝一个郡,我研究了一下,发现,汉朝一个郡的人口,大者百万,小者几万。军队需要百姓给予给养和军械。一个兵和一个政府组织,至少要10个百姓来供给养军需。一个郡绝不可能出80万的兵力。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能这样做到。
人人皆兵只是理想,实现上异致把许多厌战和身体条件不适合战争的人也强制充军了,这会导致战斗力下降。不战而降,望风而逃的事情不可避免。
而匈奴兵多勇悍,是挑选出来的。
所以匈奴有2000万人口可以这样大胆的设想。《史记》《匈奴传》记载,匈奴在汉武帝时期,受天灾的瘟疫影响,人口减少十分之七,又受汉朝多次军事打击,匈奴主体西迁,少数部落投降,《史记》记载,投降的人口有30多万。史学家将这一小部份匈奴人称为南匈奴。
我们来算一下,人口减少十分之七,南匈奴有30万,那么在瘟疫之前南匈奴有100万人。(100万人已经可以破灭匈奴人口只有汉朝一个郡的传说)而南匈奴只是整个匈奴流动人口很小的一部份。是匈奴几十个部落中的2、3个而己。那么由此也可以推出匈奴人口在2000万,匈奴在瘟疫和汉朝打击之后还有600万人。除去30万人向南投降,还有500多万匈奴西迁, 这些西迁的匈奴人成为日后打败欧洲各国、纵横法国与意大利、倒致罗马帝国覆灭的人口基础。

Admin
Admin

帖子数 : 299
注册日期 : 13-04-30

https://hrzq.souluntan.com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